Brandcenter
品牌中心
LONGSUN MAGAZINE
首页>品牌中心>隆生刊物
长忆罗浮满襟怀◎何志军

每每回到罗浮山自愿戒毒医院,值班室护卫班同事都会向我打招呼,不知何时起,“院长上班了”变成“院长下班回来啦!”此时我往往恍然回过神来:哦,医院已经“光荣退休”了。虽然医院仍保持着窗明瓦亮、树木茂盛、鸟语花香、常在常新的状态,院区却不见了穿梭忙碌的白衣天使的身影,也听不到戒毒成功康复患者的欢声笑语了,只有绿化苗木还和以前一样茂盛生长,院区的各个角落都是那么的平静。抚今怀昔,自己与医院的成长往事历历在目,感慨万千,有太多依依不舍!


27年前,我自医学院毕业,按国家政策本应回老家乡镇医院上班,因大学最后一年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实习的缘故,所以特别期望在惠州找家医院工作。机缘巧合,恰好有两名同学也留在惠州,并已在刚刚成立不久的惠州市特殊康复中心(罗浮山自愿戒毒医院前身)上班。我从同学那里了解到,这家康复中心是由隆生企业引进国内知名专家杨国栋教授发明的“杨氏1+1”戒毒疗法,为吸毒人员戒毒治疗的专科医院。或许是为同学自信笃定的态度所打动,或许是对这一新兴行业前景的看好,所以,尽管当初我对吸毒成瘾、戒毒治疗等过程并不了解,但我还是决定,到康复中心来!

对于我们那个年代的人来说,工作还是包分配的,一个年轻人最好的出路,多半是在体制内工作,得到一个“铁饭碗”。所以,回想当初,我敢于跳出体制内,走进民办医院,加入这个既特殊又陌生的行业,确实也需要一定的勇气。而我也不会想到,当年这个决定,最终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让我在戒毒医疗的道路上,就这样一直走了二十多年。


忆当初,曾经是懵懂少年。可能是因为我出身农村,比较勤快,又或者是有着一副忠厚老实兼着急的长相吧,初到医院,较受大家的照顾。当时宿舍空调还是稀有配置,康复中心主任曾彬就让我与他共一个宿舍,享受高管待遇,分管病区治疗工作的于增辉老师经常为我开小灶,还有我们和善的办公室主任李小平先生,常常在夜深人静饥肠辘辘时,带着我偷偷溜到西湖边上的大排档,点上两味小炒,就着二杯仙泉米酒,一边喝酒一边畅聊。我敢肯定,现在自己这个体形,一定有当年李主任的“功劳”。那个年代,体重一百三十斤以上就是凤毛麟角的大胖子了,因此我有了一个亲切的外号——肥仔。

敦厚外表确实有利有弊,在我工作几年之后,我还没找到女朋友,大家都为我着急,直到医院搬迁至罗浮山,但凡有未婚护士来应聘工作,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快去叫肥仔来面试!

虽然是工作之余的调侃,但可以感受到,整个医院的同事们相处得就像一个大家庭。一直到我做了院长之后,我也常常提醒自己,要把这个优良传统传承下来,关爱员工,提携和照顾后进者,让大家相处得更融洽。


医院成立二十八年,我在医院呆了二十七年。隆生企业的文化宗旨是“务实、进取、自强、自律”,我跟随医院一起成长,没有人比我更了解企业文化在医院的渗透与影响。

记得我刚入职的第一个月,由于缺保安人员,我和另外一名年轻医生被临时抽调去当保安员。明明知道是临时安排,但自己还是无法接受,就满腹委屈地跑去麦地路8号办公大楼(当时企业总部还在麦地路8号)找董事长哭诉。本以为能得到他的同情,不想却被董事长狠狠批评了一顿,把我的心态好好纠正了一番。他本人也曾下乡当知青,在部队当驾驶员,他用自己的艰苦成长历程,教育和鞭策我们年轻人做事不要好高骛远,要正视每一份工作,踏踏实实从当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成长。

董事长的教育令我无地自容,同时也改变了心态,回到医院就安安心心地接受了工作安排。这件事令我第一次比较深刻地感受到,隆生企业务实的文化基调。

19936月份,住院的几位患者之间因琐碎小事酿成纠纷,影响比较恶劣。当时与我们进行技术合作的驻点专家团队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连夜不辞而别,这一极不负责任行为令我们的治疗工作陷入被动局面。这个时候,当时在任的曾彬主任和于增辉老师两位老前辈挺身而出,带领我们年轻团队,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克服重重障碍,坚持开展临床治疗工作,最终还是保证了患者的治疗,保证了医院的持续发展。

董事长曾在不同的场合说过,我们必须自立自强,因为你不自强,没有人能依靠一辈子。经过这样的事,我发自内心地感觉到,这是句实实在在的真理。


27年在历史长河只是弹指一挥间,而对于个人来说,在我们的人生长河中至少占据四分之一的历程。

我肯定是个幸运儿,长期以来都得到企业的关心和眷顾。年轻时深受两位恩师曾彬院长和于增辉专家的悉心培育;戒毒医院前后两任董事长刘德军先生和王兴立先生,是我成长的良师益友;也离不开各时期各阶段同事的真心帮助。我一步一步走过见习医生、临床医师、主治医师、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心主任直到担任院长。

一直以来,我都认定,我们必须发展自己的技术力量。提升每一个个人,就是提升整体医疗水平。所以,我自己在不断学习成瘾医学知识的同时,也尽力为员工们打造良好的平台。

我请来行业知名的专家教授来医院长期带教,还曾请到行业泰斗郝伟博导,来我们医院展开科研工作并指导技术。我多次送员工外出培训,尽力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同时,我自己多年来持之以恒参与成瘾医学科研工作,获得过国内该领域专家学者的好评,也先后获评相关理事、委员多项称号。医院是平台,人材是载体,罗浮山自愿戒毒医院的知名度和治疗水平因此得到提升,并在20182月被广东省卫计委、省公安厅联合批准,成为惠州市唯一一家具备吸毒成瘾认定资质的机构。也就是说,从法律层面惠州地区判定社会人士是否吸毒成瘾、是否可以被强制隔离戒毒,必须要经我们医院认定方可执行,医院已确立较高的行业学术地位。

罗浮山自愿戒毒医院为社会禁毒事业服务了近二十八年,成功为来自国内外近五万名毒品成瘾患者戒除毒瘾,为社会禁毒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到今天,我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没有辜负企业对我们的期望,也没有辜负社会对我们的期望,罗浮山自愿戒毒医院成长为广东乃至全国自愿戒毒医疗行业的一杆标尺,是社会各界重视和帮助的结果,也是我们自立自强的结果。

时间向前推进,二十余年转瞬即过,吸毒、戒毒、禁毒等领域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新型毒品的出现,使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吸食人员大量减少;而自2017年开始,国家部署“扫黑除恶”行动,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吸毒人数更是大幅度锐减,需要接受戒毒治疗的重度吸毒成瘾患者较之前少了很多。

201910月,企业经过科学调研和充分论证,认为戒毒医院已完成了历史使命,继续办院社会价值不大了,于是正式谋划转型。

20191128日,当医院最后一名吸毒成瘾患者治疗成功康复出院,自己这份“不但挽救患者生命,更是拯救患者灵魂”的事业暂时告一段落,这是一份不后悔的神圣事业。也是从那天起,我终于可以将手机调至静音放心睡觉了!


医院结业转型后,说实话,我也有过短暂的迷惘。当时我并不清楚企业接下来会有怎样的安排,多位老同事建议我,不应放弃专业积累,那样太可惜了。的确也有几家戒毒医院和精神科医疗机构向我抛出橄榄枝,甚至开出技术入股的优厚条件,就连母亲大人也认为我应该继续做医生。但我内心深处一直认为,企业这片田地养分肥沃并气候宜人,足够自己茁壮成长了,怎么舍得离开!我早早就有一个愿望,希望能成为隆生工龄最长的员工之一。

另外,我长期受企业文化熏陶,也害怕加入那些打着“生存困难”口号的医院,面对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还要为经济指标而昧着良心,违反职业道德去做“挂羊头卖狗肉”的医疗行为,例如夸大病情、增加检查、多开药品等不道德的诊疗措施,我必定会水土不服,伤风感冒而被病退。

同时我深深相信隆生是对员工负责任的。就拿戒毒医院结业转型来说,具体彰显在三个方面:一是自愿戒毒行业萎缩,勉强经营下去难以得到发展,势必影响团队成员的个人成长空间;二是严格依照劳动法足额支付补偿金;三是责成医院管理层要尽最大努力协助医护团队再就业。还有一件感人肺腑的事,我们戒毒医院创始老院长曾彬先生,已经退休离开企业整整13年,刘小波董事长了解到其老人家退休生活比较拮据,特别指示也让他再次享受员工补偿金的福利,为他老人家的晚年生活再尽一份心意。就是这么有感情、负责任的企业文化,凝聚我们一大批十年、二十年的老员工!

我已经不是二十七年前的莽撞少年,专业固然重要,但平台决定未来,经过深思熟虑和耐心做好家人思想工作,我决定继续跟随企业步伐,勇敢前行。

没想到这一天来得比我预想的更早更突然。在结束了长达两个月的疫情复工,企业刚刚恢复正常工作之际,董事长找我谈话,并直截了当地告诉我,基于企业一贯坚持内部选拔人才的理念,预备派我到集团地产开发中心岗位。基于和企业多年的默契和信任,我不需太多言语,对我来说是压力和挑战,但更多的是珍惜和执行。于是515日我正式转岗,到企业地产中心旗下项目隆生榕溪花园学习和工作,正式从“拿手术刀”跨界到“拿泥砖刀”陌生房地开发行业。很多亲朋好友担心我会扭伤“大腿”,但我相信管理是相通的,只要能做到虚心学习,务实肯干,定能继续在这个平台上做出一番事业,成就另一番精彩。

(何志军,隆生榕溪花园项目总经理,曾任罗浮山自愿戒毒医院院长)


2009-2023 隆生企业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725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