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center
品牌中心
LONGSUN MAGAZINE
首页>品牌中心>隆生刊物
本土企业,“稳”坐钓鱼台◎李燕祥

隆生企业偏安惠州,日子稳步前进,深耕本土三十多年,筚路蓝缕,为惠州城市建设社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树立了强大的市场优势和品牌形象。

但是隆生再怎么牛,毕竟也是“家里横”。 市场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外来企业加入挑战序列,地产百强企业个个如过江猛龙,本地虎是否有强烈危机感?还能继续稳坐钓鱼台?

惠州作为二线城市,因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机遇,突然受到众多百强房企的青睐,诸如碧桂园、恒大、保利等房企大鳄纷纷布局,攻城略地,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未必是坏事。按照市场经济的竞争逻辑,也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重要体现之一。

话说回来,惠州房地产的市场走向也是全国房地产市场的晴雨表反映。黄金时代,一批本土房企崛起于草莽之中,作为惠州城市发展的开荒者和楼市建设参与者,他们为惠州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自己也赚得第一桶金。在这个百家争鸣的美好时代,以隆生、光耀、金宝为代表的一批房企崛起,带来崭新气象,一度占据了惠州当时房地产市场的大半江山。然而楼市风云变幻莫测,受诸多因素影响,加之企业本身问题,几经沉浮,有本土房企或破产倒闭,或改弦易张,或低调隐退。但大浪淘沙,沧海横流,始终有一批房企坚持初心,经受住了考验。不得不说,这里面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汲取,宏观来说比如发展理念、价值取向、对政策大局的把握;具体来说,资金问题、抱团问题、行业规范等等……都值得好好总结。

百强房企,有一线城市成熟的拿地、开发、销售经验,强大的资金支持,先进的运营管理与战备意识,面对复杂多变的局势,这种强势的“围猎”,本土房企应该如何应对,如何把握机遇、直面挑战,在竞争残酷的房地产市场分得“一杯羹”?从现在仍然活跃在市场上并且活得还不错的本土房企上,也许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以代表企业隆生为例,隆生其实也曾羡慕过恒大,也想像恒大那样 “鹰击长空”,但他的发展战略始终没迈出过惠州的大门,一直深耕本土,形成业界口碑。隆生企业文化是一贯倡导务实进取,自强自律。隆生务实是出了名的,像不准把员工宣称为“隆生人”,员工不能自贬自己是“打工的”,上司讲话下属不能鼓掌等等条例规定,足见他管理之严,“专业人做专业事”也体现他作风之实。

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大家住得更好”一直是其企业遵行的价值取向,实实在在做项目,建业主满意的房子。业主自己买了还给儿子买,带亲戚朋友来买,隆生楼盘带旺了一个个荒芜之地,繁华了城市商业,这种群众基础或许也正是隆生企业能够走过两次楼市波谷,仍然还在稳步扩张、逐步壮大的原因之一。所以不管局势如何变化,不忘初心,不断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的居住理念,才是立业之本。再者,隆生虽然足不出户,但时刻保持危机感,保持审慎的态度,作出地产+市政+商业“三驾马车”模式的战略布局,此种转型加强了抵御风险能力。隆生每行一处,无不缔造标杆,再加上与当地政府的良好政商关系、与金融机构的良好合作,隆生“高手炼化之道”足以让人信服。

但是面对高手如林,内功再厉害,也得三思后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格局,城市圈、城市群的发展让城市之间的链接前所未有的紧密,也使得房地产市场不再成为一个单一的概念。“住房不炒”的严厉政策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对房地产产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过江龙的“围追堵截”,本地房企不能乱阵脚,搞清楚市场究竟缺什么,坚守住品质与服务的生命线,珍惜羽毛,靠服务提升市场竞争力,始终是必须遵守的逻辑。

以学习的心态,在激烈的竞争中,加强企业制度化建设,提高企业治理现代化能力,倒逼自己成为高手。面对不同的市场环境和市场格局,本土房企无论拿地、融资还是管理、运营等方面需要加强“内功”。

其实外地房企与本土房企业既是竞争关系,又是合作关系。双方可以资源合作互惠互利,也不失为一种谋发展求双赢的现实选择。而且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号角吹响,城市群的崛起,各城市之间的紧密联系,必然会使得房地产市场的蛋糕进一步做大,市场的分工也会日益细化,这样不但给本土房企发展规划带来更广阔的视野和全新的思维,房地产市场的多层次需求、多元化划分也会给各房企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深耕细作,以满足不同的目标客户群体,提供精准消费和更优质的服务,在差异化竞争中谋求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最后要说的是,无论是内斗还是外斗都会导致双输的结果,如此,何不尝试去寻找更多途径的发展方向?


(李燕祥,资深媒体人)




2009-2023 隆生企业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72500号